看了“我报”举办的首映会,满足了追看下文的好奇心。 看完了以后,脑海里还浮现了赤壁(一)的剧情,完全能把第一和第二集的故事凑在一块。真的是一部值得看的影片!
关于赤壁:
赤壁之戰是歷史上最著名以寡擊眾的戰爭之一。戰爭發生於西元208年(漢獻帝建安十三年),曹操率領水陸大軍,號稱百萬,發起荊州戰役,然後討伐孫權。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,由周瑜指揮,在長江赤壁(今湖北赤壁市西北,一說今嘉魚東北)一帶大破曹軍,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。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,也是孫、曹、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。
赤壁遺址位於赤壁市西北36公里的長江南岸,隔江與烏林相望。赤壁是著名的古戰場,東漢建安十三年(208年),劉備與孫權聯合,大破曹操於此,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。由蒲圻市出發,乘汽車可直達赤壁遺址,交通極為方便。赤壁遺址是由3座小山組成,即赤壁山、南屏山和金鸞山。這3座小山起伏相連蒼翠如海,再加上亭臺樓閣錯落地隱現於其間,景色益顯秀美。其主要景點有赤壁摩崖、拜風台、鳳雛庵和翼江亭等。這些景點相距不遠,且有小徑相連,極易尋覓。
赤壁山的西南臨江處,岩壁長達300餘米,怪石嶙峋,洶湧的江水直撲斷崖,卷起千堆雪,聲如巨雷。文人騷客來此憑弔者,自古不絕,留下眾多古蹟。據說赤壁火攻時,周瑜站在岩石高處指揮,忽見沖天火光把斷崖照耀得通紅一片,不覺豪興大發,當場寫下這兩個楷書大字,令人刻石紀念。此傳說雖不可靠,但揭露了「赤壁」命名的由來。赤壁二字旁,還有諸葛亮、劉備、關羽和張飛的畫像石刻,畫像與書法交相輝映,可謂書畫並茂。
南屏山頂的拜風台,傳為諸葛亮祭東風時的七星台遺址,後殿中的諸葛亮、劉備、關羽、張飛坐像,極其傳神,頗引人注目。金鸞山腰的鳳雛庵,相傳龐統曾隱居於此。原庵早廢,今庵乃清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重建,青磚黑瓦,古樸典雅。庵內主室所供奉的龐統塑像,莊嚴剛毅,有凜然不可侵犯的氣概。庵四面蒼苔布綠,曲徑藏幽,古樹垂蔭,百鳥飛鳴,真有“鳥鳴山更幽”的意境。
赤壁山頂的翼江亭,傳為諸葛亮、周瑜在赤壁之戰時觀望曹營的遺址。亭乃後人所建,碧瓦飛簷,六角攢尖,與傳為黃蓋獻苦肉計的遺址,即中峰望亭遙遙相望,交互映襯。此亭四周山花爛漫,芳草萋萋,景色十分迷人。在亭中俯瞰長江,可令人故國神遊,想見當年赤壁鏖金兵時“檣櫓灰飛煙滅”的情景。
赤壁之战-故事大纲:
三國是中國史上最精彩的時代,多少英雄豪傑、謀臣略士都出現在這段時間,而決定三分天下最關鍵的戰役──赤壁之戰,發生於西元208年,距今恰好是1,800年整。國際大導演吳宇森所拍攝的電影【赤壁】將於7月10日上映,在尚未看電影之前讓我們將時光倒流,回顧當時情形,重新審視這場戰役的過程。
前言:
西元208年元月,曹操經過八年的經營,剷除了最強大的袁紹軍團,基本上已將黃河南北兩岸納入勢力範圍,並在鄴城(今河南省臨漳縣)挖了一個人工湖,名為玄武湖,積極訓練水軍,顯示其南下征服荊州(今湖北、湖南省及河南一部份)劉表及江東(今江蘇、浙江及安徽)孫權之野心。而在七年前被曹操追到無路可退的劉備,接受荊州刺史劉表的保護,駐軍新野(今河南省新野縣),重新招兵買馬進行整編及訓練部隊,並積極延攬人才。最大收穫就是在一年前三顧茅廬請到了年僅28歲的「臥龍先生」諸葛亮。但由於劉備的動作過大也使得劉表產生了戒心,遂將劉備從新野調離到自己首府襄陽對岸的樊城(襄陽和樊城是雙子城,中隔漢水相望,就是現在湖北襄樊市),一方面監視另方面也可做為北方的屏障。208年春天,孫權在得到被劉表大將黃祖所冷落的猛將甘寧後,便利用甘寧對黃祖部隊的熟悉,發動奇襲,黃祖兵敗被殺,孫權亦報了早年其父孫堅被殺之仇,但也削弱了劉表對抗曹軍的實力。就在曹操積極備戰南下的同時,為了鞏固其權力,撤除了三公的職位,另立丞相(首相),並要挾漢獻帝任命曹操為丞相,實現了表面上一人之下,實為萬人之上的政治實體。為了讓輿論心服口服,設計了莫須有的罪名給當時最有聲望的前北海(今山東省)太守孔融,除了因為孔融常依仗自己的聲名侮辱曹操外,曹操亦想藉此除掉孔融以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。
曹操南征:
208年6月,曹操的情報部門得知劉表突然患了重病,隨時有生命危險,曹操認為機不可失,遂緊急召開軍事會議,會議中決定即刻整軍南下,但由於北方防務尚未完全掌握,在出征名單中並未把大部份謀臣猛將帶齊,但所動用的兵力,卻是歷來最多的一次,其兵力編制如下:總司令:曹操;參謀長:賈詡;參謀:田疇、婁圭;前鋒部隊:張遼、徐晃,率嫡系部隊 15,000人;主攻部隊:曹仁,率嫡系部隊 20,000人;精銳部隊:曹純,率直屬騎兵(虎豹騎)5,000人;曹洪軍團、程昱軍團、樂進軍團共率領袁紹降軍 130,000人;後勤司令:夏侯淵;補給司令:滿寵。曹操的虎豹騎(精銳騎兵)相當於現在的特種作戰部隊,分為虎營及豹營,是從全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,每人都能在部隊中擔任現今連長的職務,平常時期擔任曹操的護衛親軍,而戰時則作為一支最具速度及攻擊力的精銳部隊使用,虎豹騎的統領傳統都是由曹氏家族中的將領擔任。208年7月底在殺掉孔融後曹操大軍兵分二路南下。8月初劉表病逝,次子劉琮在蔡瑁、蒯越及張允的擁立之下,勉強奪得政權。事實上曹操在經營北方時為了防止南方劉表的威脅,早已對這些劉表的將臣施以小惠,並暗示若劉表能臣服,這些人都將享受榮華富貴,所以劉表一死,蔡瑁等人就勸說劉琮歸降曹操,9月曹操大軍到了新野,劉琮的降書也已到達。
長阪坡之役:
此時劉備正在樊城備戰,正等待與劉琮商討作戰計劃,完全不知劉琮已歸降曹操,三催四請的到對岸襄陽請劉琮下達作戰指令,劉琮不得已才派部將告知已無條件投降,劉備大怒但也無可奈何。面對曹操大軍,手上僅萬餘兵力,實在無法抵擋,只好南撤,目標為江陵(今湖北省江陵縣),理由是江陵藏有大量的軍事物資以及良好的防禦工事。劉備在倉促中,率領部隊渡過漢水,一路往南移,而沿途百姓由於景仰劉備的才德,紛紛加入劉備的隊伍逃難,追隨的民眾達十餘萬人,行動緩慢,每天只能前進十餘里(約5公里)。就在同時曹操的先鋒部隊張遼及徐晃軍團也已越過新野,僅剩四天路程就可抵達襄陽。孫權在得知曹軍南下、劉表病逝、劉備南遷等消息後,知道曹操將不費一兵一卒就拿到荊州,情勢頓時對江東極為不利,為了知道劉備的態度及其兵力狀況,趕緊派魯肅直赴前線瞭解情況。劉備由於捨不得拋棄百姓而自己趕路,只好命關羽先行帶領水軍到江陵佈防,並派急使去夏口(今湖北武漢)找劉琮的哥哥劉琦請他派兵支援,會師江陵。曹操得知劉備南撤,並判斷其目標肯定是存有大量糧秣武器的江陵,唯恐劉備先行佔領,遂親自率領曹純的5,000虎豹騎日夜急行軍,僅一天就跑了300餘里(約120公里),在當陽(今湖北省當陽縣)的長阪坡追上劉備所率難民隊伍。在曹操的虎豹騎一陣衝殺後,隊伍大亂,劉備在趙雲、張飛的保護下撤至安全地帶,此時身任侍衛長的趙雲,眼看劉備妻小落入曹軍手中,一身是膽的趙雲返回亂軍中,於曹操最精銳的虎豹騎手中救出了甘夫人及劉禪。斷後的張飛則率領了20名騎兵在長阪橋上,橫矛直立的對著曹純追兵大聲怒喊:「我是張翼德,誰敢與我決一死戰」,曹純看著張飛有恃無恐的模樣,似乎有埋伏而不敢輕舉妄動,僵持了一陣子就退兵了。
孫劉聯盟:
由於退守江陵的計策被曹操識破,只得轉移至夏口,在行進途中巧遇關羽的水軍以及劉琦派出的一萬兵馬支援部隊,而在同時孫權的使者魯肅亦趕到。魯肅力勸劉備將部隊轉移至江東與孫權共同抵抗曹操大軍,劉備亦表贊同,便派諸葛亮與魯肅回江東和孫權商討軍事聯盟的可行性。劉備聽從魯肅的建議將部隊移至孫權的勢力範圍湖北鄂縣的樊口(長江渡口)。曹操此時則按計劃佔領江陵,取得大量的軍事物資,並同時收編了蔡瑁、張允的七萬水軍。此時曹操在江陵主持軍事會議,討論接下來的行動,大部份將領都認為孫權亦會和劉琮一樣,不戰而降,但參謀長賈詡卻認為此次南征已達戰略目標,應讓軍民休整,建設荊州,待實力強大孫權自然會歸順,但曹操卻認為參謀本部過於謹慎,以目前南下的十五.六萬軍隊加上荊州水軍共有二十餘萬,對付孫、劉不到十萬的部隊綽綽有餘,所以曹操一方面備戰一方面寫信給孫權希望他能自動繳械。魯肅與諸葛亮這時到了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晉見孫權,諸葛亮分析局勢,條理分明,曉以大義,強調劉備決不可能投降,並且曹軍不擅水戰,若孫、劉兩軍能聯合擊退曹軍,那不只能保江東,荊州之地亦能成為孫、劉所有。孫權聽了諸葛亮一席話,信心大增,馬上召開軍事會議,但朝中大臣正因曹操的來信,嚇得面無人色,秘書長張昭極力主張投降,眾臣則一致贊成,但魯肅未說一句話,孫權非常無奈。在去上廁所時,魯肅從後面跟了去,告訴孫權要把周瑜(海軍總司令)從前線調回來開會,不能讓這些人主導會議。
舌戰群儒:
事實上周瑜在曹操軍隊南下之時,就己派出大量的情報人員滲透到荊州各地,蒐集軍事情報,對於曹軍戰力及佈署完全掌握。孫權再度召開軍事會議,周瑜自前線趕回,力排眾議,並分析說曹操雖號稱八十萬大軍,但實際只有二十五、六萬,其中有近二十萬是袁氏及荊州的降軍,忠誠度不夠,而且佔領荊州後需分散部份兵力防衛佔領區。另外北方軍隊南征,水土不服,補給線過長再加上時值嚴冬,曹軍為求速戰,選擇了並不擅長的水戰。而反觀我軍經過長期訓練又擅長水戰,只要給我五萬兵馬就能打贏曹操。孫權聽完大為感動,拿起佩劍,一劍將書桌劈成兩半,厲聲說:「誰再說投降曹操者,有如此桌」。會議後,孫權單獨召見周瑜,表示已準備好三萬兵馬,即刻可以出發,不足的人馬,也會短時間動員完成,到前線接應。第二天,孫權發佈了作戰編組命令:總司令:周瑜(右都督);副總司令:程普(左都督);參謀長:魯肅(贊軍校尉)兼後勤司令及協調劉備部隊;水軍前鋒:黃蓋、程普;水軍主力:甘寧、周泰、呂範;陸戰部隊:呂蒙、凌統。周瑜隨即帶著水軍至樊口與劉備會師,劉備急忙的詢問周瑜有多少部隊,周瑜據實以報,劉備大失所望,周瑜卻信心十足的表示:看我如何打敗曹操。十月底周瑜將司令部設在三江口(今漢口下游五十公里處),並開始尋找決戰點,最後選擇在赤壁,因為赤壁河寬水急,若沒有好的操艦技術,很容易翻船,對不擅水戰的曹軍相當不利。
赤壁對決:
曹操在此時也完成作戰編組,但卻截獲情報說荊州水軍司令蔡瑁、張允準備叛變,這份情報是相當有問題,因為蔡瑁、張允在當時是力挺曹操的,而且蔡瑁、張允在劉表時期與劉備有些個人恩怨,並不可能投誠。但曹操生性猜忌多疑還是殺了他們。還沒開打,就已損失兩位水軍指揮官,曹操敗象已露。曹操將蔡瑁、張允處死後,不得不把荊州水軍重新編組,將其分配至徐晃、程昱、張遼的船艦中,並以此三將做為水戰的主力,直接安排至第一線上。曹純的虎豹騎配合樂進的步兵軍團則為陸上部隊,隨時準備渡過長江,攻擊東吳本土。後勤司令滿寵則配合參謀長賈詡佈守江陵,另外又緊急調派駐守襄陽的曹仁率領部份嫡系部隊到江陵增援。11月初曹操的主力船隊到達了赤壁附近水面,立刻遭到周瑜水軍將領甘寧、周泰的攻擊,由於不習水戰,損失甚鉅。曹操下令在赤壁對岸的烏林建立陸上營寨,並將艦隊用鐵鍊串連,形成一長串的連環船艦,平穩如陸地,使得士兵沒有暈船的現象。11月11日甘寧船隊嘗試對曹操的連環船發動攻擊,曹軍在船上以箭雨對抗,東吳小船根本無法靠近,大將甘寧差點沒命,周瑜下令改採防守對峙的戰術。
火燒赤壁:
周瑜前鋒老將黃蓋向周瑜建議,依目前對陣形勢,曹軍將船密集排列環環相扣,最適合火攻,但火攻需要風,現正值冬季吹的是西北風,東吳軍由南向北打,風向不對等於燒自己。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,周瑜長久在江東居住,對於地理氣候非常瞭解,目前雖然是冬天,但每年11月中旬接近冬至的時候,會出現數日溫度較高的晴天,亦會產生臨時性東南風,尤其在赤壁一帶的長江水面發生的機率更高,風也更強。為了讓火攻戰術順利,周瑜放出風聲,讓曹操誤信周瑜與江東老將不合。事實上周瑜掛帥印,是讓老將有些不服,但看到周瑜行軍佈陣有條有理,老將們頗識大體早已拋開過去的成見,但曹操的情報資料仍停留在過去,所以當他接到黃蓋願意來降的信時,深信不疑,但還有一點感到困惑的是信上面並沒有提到起義日期,當然不知,因為東風還沒來。11月21日,天氣晴朗,西北風漸弱,長江水面平靜無波,周瑜知道時機已近,遂令黃蓋將船及火攻器材準備妥當,隨時準備衝向曹營,11月22日白天氣溫節節高昇,感覺和夏天一樣,傍晚微風吹起,但風向不穩,到了晚上8點左右,風已變強,先鋒黃蓋出擊了,周瑜主力部隊尾隨在後,此時東南風加強,黃蓋船隊一馬當先,衝向曹營。周瑜在下達攻擊令時,同時要魯肅聯絡東吳陸軍將領及劉備軍團聯合在陸上追擊,劉備遂令關羽、張飛及趙雲渡過漢水,預備從華容道截斷退卻的曹操主力部隊。11月22日深夜,曹操突然接獲前方守衛緊急通報,在江面上出現數十艘快艇,顯示黃蓋的船隊已然投誠來到。這時候一向屬於智慧型將領的程昱卻發現黃蓋的快艇船身過輕,顯然是沒多少人的空船,其中必有詐。曹操馬上命令弓箭手集合以箭雨阻擋黃蓋的快艇逼近,東南風加速了快艇的前進,黃蓋此時下令20艘快艇全部點火衝向曹軍,箭雨已無法阻擋快艇衝撞曹船,爆炸聲四起,一片火海,東南風助長了火勢,黃蓋亦中箭落江,但後來被孫權的主力部隊救起。曹操知大勢已去,緊急召開後撤計劃會議,準備直接由華容道退走襄陽,孫、劉聯軍則展開窮追猛打的戰術,使得一向自視挺高的曹操,逃的非常狼狽,雖然大軍陸續逃回襄陽,但都已殘缺不堪,唯一保有的嫡系部隊就剩孤守在江陵的曹仁。當時曹操曾告訴曹仁,能守則守不用勉強,孫、劉大軍見曹操已撤退至襄陽,則調頭圍打江陵。
結尾:
曹仁是曹操的堂弟,身經百戰是曹操最為器重的將領之一,此時據守江陵,面對孫、劉大軍卻毫無懼色,且江陵易守難攻,加上有足夠的糧秣武器,使得孫、劉聯軍久攻不下,後來周瑜採用了聲東擊西之法,逼退了曹仁,但自己也中箭傷及心肺,不到一年就過世了。赤壁之戰嚴格說起來,曹操雖敗但並未影響其實力,孫權雖得到一部份荊州之地,但喪失大將周瑜,其實是得不償失。劉備經此一役,雖只是配角,但卻奪得荊州六郡,實力大增,使他成為將來三分天下的重要基礎,加上妻子甘夫人病逝,劉備迎娶孫權之妹孫尚香做為繼室,加深了兩邊的同盟關係,之後更向孫權借其在赤壁戰役所佔領的荊州土地,使得劉備的實力更為增強,從此進入了三國鼎立的時代。